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手机版-【唯一授权牌照】

图片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2020年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局规财科     发布时间:2021-08-25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2020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指导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全省人社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全市人社系统发挥最大民生保障部门、 经济社会发展助推部门作用, 深入推进人社工作,为我市夺取抗击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劳动就业

  主动适应攀枝花产业结构调整,妥善解决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与劳动者就业创业的关系,用好、用活、用足就业促进政策,引导城乡劳动者尤其是重点群体实现充分就业。

  202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743人,比上年减少86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999人,比上年减少54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87人,比上年减少214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306人,比上年增加18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7%,比上年增加0.12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7.11万人,其中省内转移6.2055万人;省外输出0.9061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20.1610亿元。

  2020年,累计促进62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比上年减少121人,发放创业补贴62万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17个,比上年增加11个。全年有523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实名制登记2014人,实现就业 2010 人,就业率达99.8%。着力做好民族地区“9+3”学生就业促进工作。2017藏区“9+3”学生264人,初次就业率99.61%;彝区“9+3”学生353人,初次就业率96.87%。

  2020年,针对重点就业群体、在校大学生共开展创业培训6995人次,组织企业职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者等开展技能培训103394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金额16570万元,其中个人担保贷款13756万、个人信用贷款2754万元、企业贷款60万元,直接扶持自主创业人数1645人,带动吸纳就业2479人。全年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1351人。全年市人才服务中心为41972名城乡各类求职人员办理求职登记。

  2020年,争取中央财政就业创业补助资金7121万元,省级财政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469万元。

  二、社会保险

  稳步推进社会保险从制度的全覆盖向法定人群全覆盖,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年总收入达到1153193.56万元,基金年总支出达到1164664.39万元。

  (一)养老保险

  继续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城乡统筹,进一步完善城乡养老保险转移衔接,稳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市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达到826006人,比上年末减少2232人,其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507787人,减少2241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62036人,减少570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员56183人,增加579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信息系统升级到省版后,数据来源口径较以外年度略有变化)中,参保在职人员315728人(含灵活就业人员146229人),减少6296人;参保退休人数192059人,增加 4055人;参保女性211033人(其中在职91815人,退休119218人);参保农民工68849人,减少21376人;年末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覆盖面100%。全市全年共有190547人参保企业退休人员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3545人;全年月人均养老金达到 3268元,比上年增加 158元,增长5.09%。有 71874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比上年减少915人;月人均基本养老金124.44元。全市年度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共21427人。

  2020年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896941万元,比上年增加148149万元。其中征缴收入202728万元,减少11761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84130万元,增加275212万元。养老保险费当期征缴率98.92%,比上年增加3.78个百分点。全年基金总支出896007万元,比上年增加156138万元,其中发放企业养老金746925万元,比上年增加54623万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9319万元。

  2020年全市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6111万元,比上年减少221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7172万元,比上年增加 3059万元;上级财政转移支付6926万元;地方各级财政补贴1301万元。基金总支出11028万元,比上年增加397万元,其中支付养老金10445万元,比上年增加341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45253万元。

  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16512万元,比上年增加8711万元。基金总支出215486万元,比上年增加7946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933万元。

  (二)失业保险

  2020年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12636.56万元。其中,失业保险费收入8393.89万元,比上年减少3188.47万元,利息收入383.61万元,其他收入33.37万元(主要为滞纳金收入);转移收入233.5万元;省级调剂金收入3592.19万元。

  2020 年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 24324.39 万元  ,比上年增加 11521.14万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金5421.95万元;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2227.81万元;支付企业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107.4万元;支付失业人员价格临时补贴216.3万元;支付普惠稳岗返还5917.47万元;支付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企业困难稳岗补贴93.45万元;支付抗疫保供困企业稳岗返还1821.6万元;支付失业人员失业补助金7332.8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180.83万元;转移支出4.76万元。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4019人,比上年末增加4641人,其中农民工25720人,比上年末增加2116人。

  (三)工伤保险

  大力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落实工伤保险费率调整政策,及时调整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年末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27761人(其中按项目参保缴费人数55365人,按工资缴费人数172396人),其中女性75653人。全年有6910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全市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10993万元,比上年减少13238万元。其中征缴收入10720万元,减少13271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7819万元,比上年减少2109万元。工伤险费当期征缴率41.84%,比上年减少47.84个百分点。年末基金累计结存9080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持续推进社保经办管理“三个全面取消”、“三个全面落实”风险防控重点工作,不断强化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先后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支管理、账务处理和财政补助资金到位情况、失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企业职工提前退休的专项检查,严格落实问题整改;建立多部门数据交换比对机制,积极开展死亡、重复、违规领取待遇数据核查,切实维护我市社保基金总体安全。全年归垫收回社保基金187万元。

  (五)社会保障卡

  截至12月底,全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共计124.14万,其中,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2.6万人,电子社保卡签发量32万余张。全市共有148个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现场制卡网点101个,实现了市、县区、乡镇、社区全覆盖。全年办理社会保障卡激活133126笔、密码修改3965笔、密码重置69593笔、注销107722笔、参保地转移3281笔。

  实现社会保障卡在人社领域普遍应用,参保群众持社会保障卡可直接办理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服务、劳动关系、人事人才考试等人社业务,并实现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生育津贴、就业创业补贴资金以及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统一发放。积极拓展社会保障卡在政务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和民生领域应用。

  三、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攀枝花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和《攀枝花市“十三五”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第九批攀枝花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选拔工作,评选出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0名、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0名。实施“攀枝花青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培养“攀枝花青技人才”43人(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人选20人、青年技能人才培养人选23 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155人。实施导师结对培养计划,721名高层次人才在基层一线、乡镇农村结对培养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863名。稳步推进攀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十九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钢城集团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8名。

  2020年赴吉林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开展人才招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共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44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2人,硕士研究生195人,引进人才数量同比增加11%。按照《攀枝花人才新政七条》规定,全面落实高层次人才各项优惠政策,稳定激励高层次人才在攀干事创业。完成第十二批高层次人才2019年在岗情况确认,函商财政兑现414名高层次人才岗位津贴619万元,2019年下半年125名高层次人才安家补助、租房补贴1383.14万元,2020年前三季度76名高层次人才安家补助、租房补贴642.96万元。完成第十三批高层次人才审核、认定工作,认定第十三批高层次人才315名。兑现61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学费资助170.56万元,协调解决19名高层次人才子女择校。为首批867名高层次人才发放“天府英才卡”B 卡,持卡享受政务、金融、科研、安居、医疗、交通、参观等七大方面的优惠和绿色通道服务。修订完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顾问和政府特聘专家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政府顾问和专家2020年度考核工作,并函商财政兑现2020年度36名政府顾问和专家工作津贴45万元。编制发布《2020年重点项目人才需求目录》《2020年工业企业人才智力需求目录》,涵盖采矿业、化工、机械制造、钒钛、新能源等领域,为我市26个重点建设项目发布90个岗位313名需求人数,为工业领域30家企业发布371个需求岗位、5个智力需求项目,促进人才供需精准有效对接,为全市重点项目及工业领域企业弥补人才缺口、提供人才保障。按照省一级部署,完成2020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招募14名“三支一扶”人员到仁和区、米易县等贫困乡镇从事基层精准扶贫、村镇建设规划等相关工作,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以高技能人才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项目,全年新增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新增高技能人才1611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新增138人(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技师105人,高级技师5人,技能竞赛技师、高级技师晋级28人)。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承接能力,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技工院校3所,其中高级技工学校1所、技师学院1所,有在校学生4300余人;有民办职业培训机构41家,可开展自主培训企业4家,年培训能力达10万人次以上。2020年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余人次,其中企业职工8万余人次,重点就业群体9000余人次,在校大学生9000余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1000余人次,退捕渔民50余人次,兑现培训补贴资金5100余万元。全年完成技能等级鉴定考核5898人次,其中补贴类鉴定考试2141人次,考核通过3304人。

  四、人事管理   

  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2020年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733人。全年组织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手机版-【唯一授权牌照】27项,参考人数达2.73万人次,参考科次5.48万次。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政策,春季和秋季赴吉林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兰州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开展事业单位引才活动,为事业单位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90名。

  制定《攀枝花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暂行办法》(攀人社发〔2020〕134号),健全完善事业单位内部选人用人机制,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工作,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考核招聘工作的通知》(攀人社发〔2020〕479号),规范完善事业单位考核招聘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考核招聘的监督管理,以确保公开招聘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五、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一)稳步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2020年,我市抢抓加快构建“4+5”现代服务业体系的重大机遇,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纳入全市“4+5”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和行动计划。围绕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一枢纽五高地”、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等重大战略,结合钒钛康养类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建成攀枝花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提供平台载体支撑。首期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1家,涵盖人才招聘、技能培训、劳务派遣、职业中介、大数据运用等多种业态,实现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全口径统计,摸清底数。2020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服务机构182家,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总营收达11亿元,同比增长9%。

  (二)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协作机制。

  主动融入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与凉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合作事项,组织对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加专场招聘活动2场,促进攀西经济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重庆綦江、大足等地组建人力资源产业园(市场)联盟,实现人才招聘网互联互通,构建开放合作体系与交流共享平台。牵头举办攀枝花·綦江·大足等大型人才网络招聘会,线上提供4000余个就业岗位,促进人力资源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三)培育壮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全面落实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为全市市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具体从事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100余名人员,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专题讲座,提升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管理服务水平,培育培养专业化、职业化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人才队伍,推动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组织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赴蓉参加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论坛暨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业博览会,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转变思维模式,形成人力资源发展新格局。积极赴外对接有优势品牌和特色亮点的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着力丰富攀枝花产业园业态,增强入驻机构实力,扩大园区产业规模。

  六、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推动三方机制向基层延伸,扩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覆盖面。全市全部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以上,企业集体合同覆盖率96%以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全面推进“两网化”管理,推进欠薪治理责权统一,落实主体责任,坚持欠薪问题常态长效治理,全面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从源头上遏制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发生。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根治欠薪春季专项行动、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等专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劳动保障监察书面审查和企业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全年共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044户,涉及劳动者55493人;接到劳动者投诉52件,举报3件,立案55件,结案55件,结案率100%;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23份,行政处罚5户,涉及处罚金额5.8万元;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1615.9005万元,涉及劳动者1416人;督促8户用人单位为36名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督促8户用人单位为36名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43.8872万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6件。书面审查527家用人单位,对408户企业进行了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评出A级315户,B级84户,C级9户。

  自启动了裁决文书“上网”工作,通过将裁决书实时公布在门户网站,接受社会各界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监督,充分体现仲裁的公平性,不断提升仲裁的权威性,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12月底,共计“晒出”裁决书340份,点击浏览量突破50万余次,不仅方便群众以案学法,让群众更加了解、理解、支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同时也为全市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提供指导,还为“互联网+仲裁”奠定了基础。

  2020年,全市接待来访群众19800人(次) ,处理劳动争议4892件,涉及劳动者4892人,涉及标的7695.7万元。其中,案前调解3484件,立案受理1408件(调解822件,裁决586件,撤诉0件),结案率100%,调解率58.38%(案内),调解率88.02%(案外),裁决率41.62%。2020年我局接待来信、来访2565件(人)次。信访案件受理率、办结率 100%,信访群众满意率 95%以上。

  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治建设

  2020年全年我局没有发生由本级作为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案件。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作为被申请人参与行政复议9件;发生行政应诉案件16件;行政应诉案件结果判决维持率100%。

  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

  强化人社扶贫政治责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就业扶贫增收入。持续抓好攀枝花市就业扶贫17条、做好对口木里藏族自治县就业帮扶等政策措施落地落实,通过扶贫载体建设吸纳一批、返乡下乡带动一批、转移就业输出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等,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1.3619万人,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0.1514万人。技能扶贫强素质。大力开展对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全年培训贫困劳动力0.0666万人次。社保扶贫兜底线。将3637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为36376名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人事人才扶贫促发展。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专家服务示范基地15个(含续建),其中,贫困村及贫困村所在乡镇建设项目9个;实施“专家下基层行动”项目13个,其中,贫困村及贫困村所在乡镇实施项目8个; 组织农业、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康养服务、生态环境、安全、质量等领域专家 600余人次,深入基层和乡村开展专家智力服务活动,为基层和乡村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九、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

  截至2020年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资金发放监管平台已包含部级、省级、市级、区县级惠民惠农补助项目95项,实际发放项目共计85项,涉及我市13个业务局,累计发放金额7.4亿元,累计发放人数30余万人、227余万人次。

  (二)12333人社电话咨询服务。

  1.截至12月底,12333来电总量已突破170万通,全年来电量共计233528通,其中人工服务57641通,智能客服应答124326通,其他51561通。

  2.智能客服共录入养老、社会保障卡、就业促进、劳动关系等6个方面的内容6638条,其中应答库2362条,政策库2514条,其他1762条。

  (三)人社自助终端体系应用。

  人社自助终端体系共计275台自助终端设备,遍布全市各政务服务大厅、乡镇、社区194个点位,应用功能共计95项,年使用量29万余人次。

审核: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责任编辑: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